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江苏省新高考改革以及新教材推广使用,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和改进我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高一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新教材为抓手,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使教学实效的提高。
二、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包括九课(22框)和两个探究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包括九课(25框)和三个探究。通过教学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又提升学生用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高一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刚接触会感到陌生,不太好把握。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搞好衔接;立足课本,注重规范;强化积累,拓展视野;注重基础,因材施教。
四、具体工作
(一)针对江苏省新高考改革以及使用新教材,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了解考试评价方法,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将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作为提高专业素质的必修课,并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重点是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法改革研究。
(二)健全集体备课、集体协作,备课组六位教师分工安排,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前一周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课本,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向课堂要效率,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
(四)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做好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工作,认真批改试卷和作业,指导学生解答难题。
(六)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积极参加县、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五、 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政治学科每周三课时,必修3计划新课授课22课时,必修4计划新课授课25课时,共计47课时(含假期网课4课时),开学初周末辅导须用于新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可以根据新教材认识的深入进行进度调整;各位老师教案编写按每课框数计算不以课时计算;平时单元练习、周练及期中和期末复习练习的编写以颜仕俊老师为主,特殊情况下请另几位老师协助编写;学案编写必须提前一周完成(如:第三周学案必须在第一周末前交备课组长审校,第二周备课组活动备课老师说课并讨论定稿后印制),教案与学案分开,教案为主,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从中节选复制基础知识和课堂练习部分另行印制;周末辅导课以学生练习为主,调节放假课时补齐为次,一般不提倡上新课;学科练习以课堂为主,周末辅导课为次,一般不提倡平时课后留作业。
2021年02月18日